产品中心

中国组织人事报看重庆|技能筑基 人才强企

时间: 2025-04-27 11:38:37 |   来源: 环球体育APP最新版下载地址

  在重庆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数百台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平均每分钟就有一辆新车下线全国每生产十三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重庆造”。近年来,重庆正全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支撑,截至2024年底,重庆技能人才总量突破550.5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达32%。在“制造”向“智造”跃迁之路上,如何以技能人才为支点撬动产业高水平发展?答案藏在重庆“技能强企”的实践中。

  “技能人才是推动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基本保障,但我发现不少企业一线技能岗位年轻人入职率低,出现了年龄断层现象。”全国人大代表、中船集团首席技师、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加工中心特级技师傅国涛多年来一直关注重庆技能人才队伍状况。面对技能人才老龄化和后备不足的难题,重庆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企业主动育才。

  永川区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里,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学生张俊涛熟练调试着智能网联汽车AI算法:“企业工程师手把手教,设备与生产一线同步,学完就能上岗!”

  基地运营单位负责人李兆琰介绍,基地由政府主导,院校输送师生资源,红江机械、赛菱斯智能装备等重点企业深度参与实训体系建设,除派驻资深工程师驻点教学外,还结合产业前沿技术制定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部分企业开放生产线作为实训平台,如红江机械作为公共实训基地机械制造中心,开放5万余平方米厂区作为培训场地,配置机械制造、数控加工、热处理各型先进设备四百余台。三年来,基地已输送1.4万名“即战力”型技能人才,完成2.1万人次技能认证。

  重庆产教融合实践呈现多元推进态势。重庆市人社局健全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实施“巴渝工匠行动”计划,全市11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355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师带徒”的实战学堂,发挥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构建“1+N”公共实训体系;华为、长安、中电科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通过“技术介入”“设备共享”等模式,实体化运行华为ICT等7个产业学院;铁马集团设置“双基地+双导师”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建峰集团则建立员工学历提升通道,选送技术能手赴高校深造。

  “不论何种形式,产教融合最终目的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员。”傅国涛认为,生产线上的“移动课堂”与院校的“理论课堂”互补,将为产业高水平发展持续造血。

  “没想到技校文凭的我,如今已经是特级技师。”建峰集团罗小强十分感慨。这位曾经的普通技工,通过企业搭建的职级晋升体系,如今已成为集团技术攻坚的中坚力量。重庆创新技能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以“真金白银+职级突破”激活人才动能,构建起技能人才价值实现的新路径。

  企业积极落实“新八级工”制度,长安汽车高级技师刘源通过企业自主评价晋升为首席技师,享受股权激励和技术分红;铁马集团在“新八级工”制度的基础上,设置集团公司级、公司级关键技能带头人和技能大师,按等级领取技能津贴,其中核心技能人才实施年薪制;建峰集团技工可纵向晋升至“资深级”,待遇对标中层管理人员,或横向转岗至研发、管理等职系。

  “2010年,我成功竞聘公司高级技能操作岗位,走向管理岗。参与重点项目决策时,我的技术经验能直接转化为管理优势。”罗小强说。

  各种激励机制点燃了技能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重庆轨道集团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企业首席技师张杰主持近30项单轨道岔技改创新项目,为企业节约资金超两千万元。建峰集团技能人才热情参加技术攻关,累计获专利186件,搭建起完整的新材料、新农化、新服务三大板块的工业体系,技术服务远播“一带一路”。从车间到产业链的技术革新,到工作室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创新实践,蓬勃涌现的“工匠能量”正重塑重庆产业格局。

  “企业在自负盈亏的经营压力下,持续投入技能人才教育培训,需要政府精准施策,通过一系列暖心举措,为企业减负增效。”重庆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说道。

  永川区将技能人才奖励纳入“永川人才新政22条”,企业年培养技师超10人可获10万元奖励;涪陵区设立专项津贴池,累计发放技能人才岗位津贴140余万元;九龙坡区携手百度建成西南唯一“AI人才产业基地”,孵化无人驾驶平台、安全生产AI模型等成果。政府出政策、出规划、出补贴、出平台,让企业直言“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压力,让企业投入更有底气”。

  服务也持续升级。重庆上线“数字人社”技能人才评价系统,实现业务办理线上化、数据分析智能化。永川区委组织部牵头建成“重庆数智产业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集成职业技能评价、创业孵化、供需对接等服务;九龙坡区打造“数字技能人才一站式在线服务平台”,动态匹配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可以提供全周期服务。“服务得很精细,省时又省力!”企业纷纷点赞。

  政策服务的叠加效应,让企业纷纷主动布局,有的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培养数字化制造师和现场工程师,有的透露企业正在开发数智课程教学体系以实现培训数字化。“这不仅是人才升级,更是生产模式的革新。”铁马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徐驰说。当技能人才与企业协同共进,高水平发展的引擎轰鸣不息。

  在中国制造业向“智造”跃迁的版图上,重庆这座曾以“三线建设”奠定工业根基的西部工业重镇,以550万技能人才的殷实“家底”交出了一份“技能筑基、人才强企”的厚重答卷:充分的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共建“技能强企”生态,推动职工增技、技能增收、企业增效。

  “机械加工行业年轻人入职率低,数字化设备需要新鲜血液。”“如今化工厂在往新材料等方向转型,这离不开技能人才技能更新。”在重庆采访时,记者听到了企业的焦虑,这恰是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的内生动力。

  重庆技能人才断层的裂缝在政企校联动、产教融合、多元激励的实践中弥合。重庆市健全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实施“巴渝工匠行动”计划,11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355家技能大师工作室让生产线变身课堂,让工程师成为导师;政策端通过产业基地规划、数字人社服务为企业减负,让技能人才培养从“成本负担”变为“战略投资”;企业端以“新八级工”制度、股权激励、转岗通道破除职业天花板,让“技高者多得”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职业前景。一系列的举措,使政策、企业、院校形成“育人用人成就人”的闭环,推动技能人才、企业和产业同成长、共进步。

  推动技能强企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的关键举措。重庆的探索表明,产业升级的源泉在于人。当政企校多方建立融合发力的技能生态,把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技能人才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高水平发展的动能将会慢慢的足。

主要设备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移动破碎站
选矿设备
环球体育官方app下载链接
环球体育APP最新版下载地址-新闻
环球体育会app手机版下载
行业新闻
常问问题
案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注微信平台
关注我们了解 环球体育官方app下载链接动态
咨询热线:136-7499-8789
企业邮箱:vip@xinlianjixie.com
公司地址:温县产业集聚区纬一路与子夏大街交叉口 环球体育官方app下载链接 环球体育官方app下载链接
备案号:豫ICP备17049867号-10